把中央党校《理论动态》和《人民日报》部分同志请到了家,一是交流一下情况,再是研究怎么办?下边,请牟记者介绍有关情况。”
牟记者:“当(人民日报》转载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》这篇文章的第二天,有些同志认为这篇文章理论上是错误的,政治上问题更大。指责文章提倡怀疑一切,提倡真理不可信,不可知,相对真理不存在。”
胡耀邦:“说得轻一些:没有看懂;说得重一点:理论僵化。”
牟记者:“更有甚者,公开批评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》这篇文章:理论上是荒谬的,思想上是反动的,政治上是砍旗的,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主席思想。”
一位中年记者:“对于他们责难我们是‘砍旗’、是‘丢刀子’、是‘公开反对毛主席’等谬论,必须给予批驳!”
“同意!”
胡耀邦沉思顷许:“我也同意!给你们出个题目,叫《历史潮流滚滚向前》。”
邓小平办公室
邓小平十分专心地读《人民日报》。
李秘书搀扶着罗瑞卿走进:“首长,罗秘书长到了!”
邓小平:“快请坐!”
罗瑞卿困难地坐在沙发上:“邓副主席,你看了那篇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》的文章了吗?”
邓小平:“看过了!我认为这是一篇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章,是驳不倒的。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应当参与这场有关真理的大讨论,一是提高军队的理论水平,再是对遭受围攻的耀邦同志一个支持。”
罗瑞卿:“我们如何参加呢?”
邓小平:“我想好了!第一,我在全军政工会议上的讲话要公开批评:把坚持实事求是,从实际出发,理论和实际相结合,说成是犯了‘弥天大罪’的错误言论。”
罗瑞卿:“好!”
邓小平:“第二,你要亲自主持组织一篇文章,名字我都想好了:《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》,从理论上回答对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的责难。”
罗瑞卿:“可以!”
邓小平:“我的发言稿和这篇文章写好后,都要送我。”
罗瑞卿:“是!”
邓小平:“听说你要到德国治腿去?”
罗瑞卿:“是的!”
邓小平:“在国内不行吗?”
罗瑞卿:“技术达不到。”
邓小平:“既然去马克思的故乡,我就只好求马克思保佑你快去快回了!”
李秘书走进,送上一张纸条:“这是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通知。”
人大会,邓小平站在门口,用力地握住布热津斯基的手:“欢迎你,布热津斯基阁下。”
布热津斯基彬彬有礼地:“谢谢!邓小平阁下。”
邓小平:“请坐下谈吧!”
邓小平、布热津斯基分主宾落座。
布热津斯基:“我此次中国之行,给你们带来了喜讯:卡特总统表示,美国政府已经下了决心,准备同中国积极讨论美中关系问题。”
邓小平:“我很高兴听到卡特总统的这个口信。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双方的观点都是明确的,问题就是下决心。如果卡特总统下了这个决心,事情就好办。我们双方随时可以签订关系正常化的文件。”
布热津斯基:“但有些问题―比方说台湾,美中双方存在着分歧,我们可否通过谈判,把双方分歧的距离拉近一些呢?”
邓小平:“谈到关系正常化,我们的观点很明确,三个条件:断交、撤军、废约。这三项条件,都涉及到台湾问题。我们不能有别的考虑,因为这涉及到主权问题。日本方式是我们可能接受的最低方式。”
布热津斯基:“你能讲一讲日本方式的内容吗?”
邓小平:“可以!所谓日本方式,就是在断交、废约、撤军的条件下,我们同意日本与台湾之间民间商业、人员来往将继续。”
布热津斯基:“你们还要用武力解决台湾吗?为什么就不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呢?”
邓小平:“要中国承担只能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,我们说不行。因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,其他国家无权干涉。什么时候,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,那是中国自己的事。”
布热津斯基:“难道就没有谈判的余地了吗?”
邓小平:“没有!你们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,你们可以说你们的话,但作为条件不行。”
布热津斯基:“我明白了贵方的立场。我受命向你保证:美国接受中国的三个基本点,并再次重申上届美国政府向你们作出的五点承诺。同时,我再次重申: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决心已下。”
邓小平:“关于这个问题,就谈这些。我盼望着卡特总统下决心的那一天。让我们换一个话题吧!”
军委办公厅
罗瑞卿坐在桌前打电话:“你是
02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